碳排放交易渐行渐近

发布时间:2020-06-30  点击:6245  来源:四川省绿色节能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碳排放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也是发达国家在减排方面作出的积极表率。碳排放交易制度目前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它同时也是环境公共治理框架的一部分。根据测算,过去4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达每年500亿欧元。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并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

  为落实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建立中国国内碳市场。

  2011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深圳7省市被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并提出2013年中国将全面启动以上区域的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201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碳排放交易,建立统一交易市场。这7个省市的人口和GDP分别占全国的18%和30%,碳排放交易量很大。通过7省市试点,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额度。

  当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而碳排放交易恰恰能为完成减排任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市场化机制。因此,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前景值得期待。《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随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推进,以及市场机制的引入,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空间将继续扩大。

  尽管国家只批准了7省市试点,但是其他省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尝试的大门也并未关闭。一些地方即使没有列入国家碳交易试点的范围,也可以在省内进行碳排放交易。只有各省先行先试,未来才能在全国统一的市场建成后,进行跨省以及全国大范围的交易。透过碳排放交易的“市场版图”我们可以看到,碳排放交易不仅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促进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虽然目前国内碳交易量规模有限,但巨大的减排空间意味着国内碳交易市场潜力无限。

  尽管我国的碳排放交易起步相对较晚,但“中国队”正在跑步入场。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水平比国内领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利用国际先进的碳交易机制获取减排利益提供了可能。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加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让更多的核证减排项目进入国际碳交易市场。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版图”的逐步扩大,中国碳交易市场将渐行渐近,绿金时代就此开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