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 制度建立需政企合力

发布时间:2020-06-30  点击:10337  来源:四川省绿色节能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中国七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在2014年将继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撰写的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近日发布,并作出上述预测。

  广阔的市场前景就在眼前,中国的碳交易也正掀开神秘头纱愈行愈近。截至目前,全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进入交易开锣前的冲刺阶段。在此关键时期,考验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能力,碳排放交易企业双方以及碳交易咨询服务公司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在这个新兴市场里的风险把控能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碳交易试点稳步推进

  “碳交易本身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它靠政策法律的强制才能建立和壮大。

  政府在这里起的作用是传递给企业一个信号:排放二氧化碳是有成本的。这样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地去降低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钱国强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引入碳交易机制,是希望通过一种价格机制为企业寻求更灵活、更低成本的减排方式。

  虽然碳交易体系最早由欧盟建立,但我国并没有完全照搬欧盟的做法,而是采用试点先行,再逐渐推广至全国,最后建立一个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办法。2011年10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目前,7个试点省市都已发布了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有的已经公布了参与碳排放交易试点企业名单,并且都到了配额发放的阶段。此外,武汉、广东、深圳等相继表示将在年内启动碳交易市场。国电龙源碳资产管理技术公司总经理王垚告诉本报记者,这种稳步推进的状态非常靠谱,“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不能走非常激进的道路。因为二氧化碳减排一方面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有更多的付出,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和积极性还需要培养。”钱国强对这一观点也极为认同。他认为,碳交易市场体系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不是建一个碳交易所就万事俱备,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备之后,碳交易市场才能真正启动。“不过,乐于看到的是7个试点省市的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公布,为解决我国碳市‘有场无市’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配额分配背后的博弈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究竟何时能启动?这个问题已经被提及多次。目前,7个试点省市工作在稳步推进的同时,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志强曾表示:“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需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要建立制度、游戏规则,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交易的买卖双方在哪里?需求怎么样?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对被纳入强制减排的企业如何配额就是一个和市场需求有关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公平性与积极性。

  首先,如何设置碳排放总量才更合理?“如果设得过于宽松,企业都很容易实现,那么设置的目标就没有意义;但如果设得太紧,企业完成成本太高,负担过重,又会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其次,对企业间的配额如何保证公平?有的企业担心,本身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已比较先进的企业有可能反而获得比较少的配额,而那些碳排放量较大的“落后生”,却可以获得更多的配额。

  “政策层面希望能实现相对公平,但企业却希望绝对公平。”钱国强指出,碳交易市场机制涉及的利益方太多,如何处理其中的博弈关系,政府需要慎之又慎。

  王垚则认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刚刚起步,制度的设立、交易规则的建立等等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在此过程中,国内的各参与方应积极参与和响应,并将自身积累的经验提供给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来帮助他们制定出更符合中国特点的碳市交易制度。”

  中介机构需重视诚信建设

  “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很灵活的机制,是允许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介入的,但有些中介机构却不遵守游戏规则。”在采访中,王垚讲了一个小故事,“在国际碳市较好的时候,现货价是20欧元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额,中介公司以期货价10.5欧元从国内企业手里买进,然后再以高价卖给国际上的需求方,以此赚取巨额的中间差价。但当国际碳市场供需失衡以后,现货价格急转直下,中介机构丧失了利润空间,就有很多中介机构不履行合约,或者是主动要求修改合同价格,将损失转嫁给碳排放权卖方。”由于碳交易在国内尚属新兴领域,国内的企业对碳交易熟知度不高,专业度不足,因此那些专门为企业的碳交易行为提供咨询和服务的机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他们能否扮演好这个角色?在钱国强看来,未来随着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壮大,碳交易中介行业也前景光明,但中介机构需要培养市场信誉度。“碳交易中介机构需要两大基础作支撑:一是必须懂专业知识;二是必须有信誉。”钱国强表示,碳交易咨询服务公司目前数量还有限,尚处于前期的市场培育阶段,这个阶段虽然痛苦,但非常必要。“因为在市场环境的考验下,信誉不好最终一定会被淘汰。”

 
 
 
 
来源:中国电力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