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30 点击:5414 来源:四川省绿色节能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占据着媒体版面,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雾霾”更是被评为中国的年度热词。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等问题,似乎离人们很远,但由全球变暖引起的越来越频发的极端天气、粮食产量下降、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不断地提醒人们这一紧迫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就在身边。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尤其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化石能源的使用。
本期数说能源,将全面展示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其在全球分布的真实情况。
日益紧迫的压力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时代之前,人类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十分有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基本保持在300ppm以下。蒸汽机的发明以及煤炭的使用,使西欧进入了机械化时代。自那以后,污染物、二氧化碳与人类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之后不久,在1824年科学家就发现了温室效应,其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1990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次发布了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报告。进入21世纪,大约有一半的全球人口生活在城市,消费了全球70%的一次能源。到2050年,大约还有28亿人口进入城市,并将消耗更多的能源。IPCC在第五份报告中说道:“人类活动极有可能已经成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所观察到的全球变暖的决定性因素”。
2013年5月,美国大气总署夏威夷站测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度超过400ppm,已远超科学界希望保持的浓度共识值:350ppm。
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水泥生产。煤炭、天然气(含天然气燃除)、石油、水泥在1960~2012年间的累计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依次为39.2%、17.2%、40.5%、3.1%。2012年的比例依次为42.8%、19.0%、33.0%、5.2%。近十年来,由于煤炭使用量快速增长,来自于煤炭的排放也快速增长。
各主要经济体的排放总量对比
截至2012年末,全球累计碳排放量超过2150Gt。2012年全年排放总量排名前6的经济体依次为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俄罗斯、日本,总排放量占全球70%以上,其比例依次为28.8%、15.3%、10.6%、6.7%、5.4%、3.8%。传统发达国家与新兴金砖国家经济体各占三席。
在累计排放量方面, 依然是以上经济体占据前6位,但顺序略有变化。由于欧美的工业化进程较早,因此累计排放总量也更多。根据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数据,从1850年到2010年的160年间,美国的总排放量达到了356.9亿吨,欧盟为324.6亿吨,两者较为接近,且远超全球的其他国家与地区。自工业革命时代以来,北美与欧洲的累计排放量约占全球的一半。中国在此期间的累计排放量为131.6亿吨,约为美国的36.8%。俄罗斯、日本、印度的排放量依次只有美国的28.3%、14.0%、9.5%。但是,必须看到近年来中国的排放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各主要经济体的人均排放量对比
在人均排放量方面,卡塔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科威特位列2012年的前三甲,分别为44.1吨/人、35.2吨/人、29.7吨/人。如此高的人均排放量与这些国家石油资源丰富、能源价格低廉有关。但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口较少,总排放量并不大。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卡塔尔的人均排放量曾经达到过99.5吨/人的峰值,另一个人均排放大国阿联酋(2012年为18.635.2吨/人,排名第9)则曾经在1969年达到过101.9吨/人的峰值,该值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全球人均排放量最高值。
几个重要的趋势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常年保持较高的人均排放量;欧盟的人均排放量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且在签订京都议定书后持续下降;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初期因经济衰退,人均排放量迅速下降,近年来随着经济好转,人均排放量开始上升;沙特的情况与卡塔尔等国类似;其余各大经济体基本保持着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正相关。中国在2000年以后的人均排放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2012年的人均排放量约为7.0吨/人,与欧盟基本持平,高于5.0吨/人的全球平均水平。
各主要经济体的单位GDP排放强度对比
在单位GDP(以1美元计)排放强度方面,朝鲜、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位列2011年(目前能获取的最新数据)的前三甲,分别为5.70千克/ 美元、4.79千克/美元、3.38千克/美元。1996年,朝鲜的单位GDP排放一度达到22.00千克/美元,是全球范围内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值。
几个重要的趋势是: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排放强度远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且处于持续降低过程中。除印尼、沙特、伊朗之外,其它各主要经济体的排放强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中中国与俄罗斯(数据始于苏联解体)的排放强度下降最为显著。中国从1977年的最高值7.75千克/美元,下降至2011年的2.14千克/美元。但在全球216个有数据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3位,远高于0.7千克/美元的全球平均水平,约为欧盟与日本的8.9倍、美国的5.4倍,在主要经济体中仅优于伊朗。因此,我国单位GDP排放强度改变刻不容缓。
文章来源:《能源评论》
上一篇:没有了..